碎花瓶理论
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花瓶,但他没有一味地悲伤叹惋,而是俯身精心收集起了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于是,他用这个“碎花瓶理论”来恢复文物和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的物体,给考古学家和天体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率。这个人就是丹麦的
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高深的理论其实就发源与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
生活中。如果上帝打碎了我们手里的一只花瓶,我们只是一味地悔恨懊恼,怅怅地收起满地的碎片一倒了之,那么,我们又怎会知道垃圾堆里此刻正盛着一个伟大的理论呢?
智慧女神多想让你明白: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啊!
1.第一段写了什么事?
2.如果上帝打碎了我们手里的一只花瓶,我们只是一味地悔恨懊恼,怅怅地收起满地的碎片一倒了之,那么,我们又怎会知道垃圾堆里此刻正盛着一个伟大的理论呢? 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启示
3.司空见惯
悲伤叹惋 意思
4.最后一段在全文的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0分 9点前要
碎花瓶理论-
-
在日常迹晌生活中,谁都有一不小心打碎东西的时候,但极少有人去研究一下碎片中有什么学问。然而,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却从碎花瓶中发现了一个规律:打碎后姿李锋的物体的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不同的重量级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例如,打碎的花瓶最大的碎片与次大的碎片间,重量比是16∶1,次大的与第三大的碎片间的重量比也是16∶1。
这就是著名的碎花瓶理论。博尔进一步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这个重量比是不同的。花瓶或茶杯状的物体打碎后,这个倍数约为16,棒状物体约为11,球体则约为40。最重要的是,这个倍数与物体的材料无关,即使是一块冻豆腐摔在地上,也会遵守这个规则。
这种理论最实用的是,只要有同一物体的部分就能求出这个倍数,从而推测出这个物体碎前的大概形状。碎花瓶理论在恢复文物原貌,推测陨石等工作中有特别扰乎的用处,给这些原来全凭推测、经验和想象的工作指出一个理论上的方向。
1、灶闹写了有一个人答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从而发现“碎花瓶理论”
2、做错事不要一味的抱怨
3、悲伤叹惋 :伤心的叹息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4统隐举罩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