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梁关羽为什么要守华容道?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曹操真的死在华容道,那么就很容易认为新统一的北方必然会大乱,可能会再兴起一批诸侯。更有可能的是孙权也会出兵北方分一杯羹,而此时的刘备实在太弱,根本无法与孙权等人抗衡。那么这个世界迟早会成为孙权的囊中之物,刘备只能成为附庸。只要曹操没死,那么两大家族就可以互相牵制,刘备就会在平淡的声音中发展,抓住机会争夺一些地盘,慢慢扩大自己的势力,从而达到复辟汉朝的目的。
既然曹死不了,最好的人选就是关羽!关羽很忠诚,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如果关羽一天不报答曹操的恩情,对刘备集团来说永远是个隐患。一旦让关羽还这个人情,关羽就不再有任何顾忌,全身心投入抵抗曹魏的军队。
此时的诸葛 light可以说是初出茅庐。第一次烧博望坡的时候,张飞已经表示投降,关羽没有。诸葛梁早就知道,只是没有发现。毕竟要成就大业,刘备内部不能有不和,所以借此机会让关羽投降。众所周知,关羽当初立下军令状,最后刘备等人苦苦哀求,诸葛梁才罢手。当然诸葛梁肯定是在演戏。他怎么敢真的砍关羽?所以最后关羽彻底臣服于诸葛梁。
既然我们打算让曹操走,我们决定不让吴栋知道。毕竟两家是结盟的。所以你明显不能放曹操走,而且这个人选是关羽,所以孙权没什么好说的。孙权不能指着关羽的鼻子骂人!毕竟人是先践行“义”字的。也为后来借荆州埋下了伏笔,让孙权的哑巴吃黄连有说不出的苦。
一般来说,诸葛梁知道关羽会因为还人情而放曹操走,所以就将计就计。但这些都是罗贯中先生为了渲染关羽的人格魅力而虚构出来的段落。真实历史中,曹操确实走了华容道,但没有埋伏,也没有所谓的“关羽义放曹操”。曹操也笑了,但只有一次。他嘲笑刘备的计谋,却没有跟上他的行动。
这种虚构的情节使人能够清楚地理解诸葛梁的巧妙计划,以及曹操故意以烽烟取华容道,以体现其奸诈的性格。有了这些安排,曹在死前才有了后续的阴谋。毕竟历史上的曹操不是死在华容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