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800字
我心中有个梦
梦是树林之间的一轮夕阳;梦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梦是干涸农田里的一眼泉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题记
梦是理想,居里夫人说,那是镭和钋的发现;梦是快乐,战乱中的孩子们说,那是操场上的一次穗慎老鹰捉小鸡的
游戏;梦是学习,病态中的学生说,那是一次坐在课堂上的机会。我说:梦,便是回母校的一次期盼。
与相处六年的母校分别,来到初中,新同学,新环境,使我怀旧的感觉更加强烈。夜深人静,聆听风的声音,脑袋里便只剩下一个念头——回母校去看看。
碍于小升初的成绩不佳,一直羞于返回母校。害怕老师失望的眼神,害怕校园里桂花花穗的一阵责罚,害怕……那个梦一直被我藏在心里,很深,很深。
我幻想,有一朝,我可以坦然走到校门口,轻叩铁门,真正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
办公室,与老师促膝长谈,与同学欢声笑语,这只在梦中有过,只在梦中有过。
在升学一个月的时光里,以前的同学们已经陆续回到母校去过。我走上前去,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个,老师批评你了吗?”
“什么?哦,你还担心成绩呢,回去吧,没事。老师说初中是每个人的新起点了,以前的事就都过去啦!”
“哦,我知道了!”是的,我知道了,我想我真的知道了。成绩的风儿已经刮过,我与老师依旧是朋友,岁月流转,始终不变。
弹指一挥间,六年悄然流过。我轻轻叩开时间的大门,时间就回到六年级下学期的一个傍晚:那是毕业的前夕,老师的语调偏低沉,语气免不了有些不舍,我们都听在耳里,记在心里,那些过往的事情历历在目。“无论怎么样,你们和我都将是朋友,在师生关系解除以后的永远里。要常回来,看看老师啊!”老师的语气有些哽咽,那不舍的话语,难言的悲凉。所有六年里的时光都浓缩在这一句简短却精妙的话语里。这就好像一小块玄铁和一大团棉花重量比拼,最后的话就是那玄铁。
我心里的那个梦已被我重新提了出来,之前碍于什么的,全部抛于脑后,就在这个周四吧,我也要以胜利者的姿态回母校看看,以了却心中的牵挂,然后调整状态,向初中的最高点奋进!
被搁浅的梦
杜鲁门·卡波特说过:“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而宋代诗人朱熹说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说过:“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梦,梦,追梦,寻梦,说梦,求梦,盼梦,解梦……梦为何物?梦之何物?
那年夏天,我拉开蓝色窗帘,好似拨开蓝色的海浪。低头守望,茵茵绿草,将勃勃生机展露无遗。忽而抬起头,仰望蓝天白云,依然平白如洗,单调,乏味,疲倦,动弹不得。
生活少了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枯燥的假期,平静的音弦,无忧,猜竖敬无愁,无虑,好似迷雾,将我眼睛蒙蔽。常常回忆,我是不是丢了什么?有时忧伤将小小的我包围,晚上,繁星满天,也会想白痴地摘下一颗,戴在发间。呀,一颗流星划过天空,多么璀璨,揉揉朦胧的双眼,不,那是萤火虫在飞舞,那一刻好像,好像在做梦。到底少了什么,难道是少了梦?随时间流逝,怕是早已把它忘了,把他忘了……
曾经是多么珍贵地把那个梦放在内心深处,曾经的生活是那么地繁琐,却在忙中想他,感觉能和他在同一个屋檐下学习已经很幸福了。如今生活如此浑浑噩噩,闲来无事,游手好闲,却把他,把有他的梦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梦中那人是谁?有一女孩红着眼圈,悄纤侍悄躲在门后,看着那男孩和其他女伴有说有笑,笑开了花啊。笑得真好看,女孩是多么单纯,或者,是比一般人成熟,稳重,心里想着,只要他快乐,我就快乐了。我沉默地坐下,安静地倾听欢笑,不觉得有些心酸,便涩涩地闭眼。缓缓睁眼,一只有他的气息的手将我的手握住,我一脸诧异,心里便有些疑问与吃惊。我试图从他的手里抽出我的手,因为害怕我抽出他便放开了,但,却不如此,他用了点小劲,我动弹不得。梦醒来,依然如梦,恍恍惚惚,似梦非梦,我告诉自己,尽管是梦,他抓住了我的手,现实,我也不能够放开。
萌芽。在年少。想念不必如胶似漆,却是要心有灵犀,如果过了播种的季节,你必然需要遗忘,就如《佛经》中说记载的:“失去便是拥有。”世界很小,也很大。我的一厢情愿也许是会坚持到成年,执着不是什么,就是坚持与固执。
不是在夜里,也没有昙花。皎洁的月光未曾射入,温馨的阳光不经撒进。我不过是个卑微的人,是个无名小卒罢了,却又执着地想去追求,年少的璀璨。怎么痴痴,怎么等待,怎么奋斗,怎么诉说。我爱做梦,是的,只要是女孩都爱做梦,那是童话,依然是王子和公主的美好圆场,只有小美人鱼在守望。我没有勇气去呐喊。
梦,论是遗忘,论是简单,或是搁放,它只是被我轻轻地放在内心深处。久了,也就浅了,但那种味道,是时而寂寞,时而赌气,时而傻笑。学姐说这样的梦,这样的少女,矫情,龌龊,猥琐!怎么这样说,怎么去搁浅。只不过,是需要成熟一点点,成长一米米。
我的中国梦
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古人如此,今人亦然,吾亦如此。
面对统治者的多次邀请,庄子拒绝了,他说:“吾将曳尾于途”,他有他小国寡民、追求逍遥的理想,这是他的中国梦。面对六个强硬的对手,嬴政并没有退缩,因为他要横扫六国,他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这是他的中国梦,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当玄武门事变后,他说:“吾登基后,一定要还万民一个政治清明、世态平和的盛世,一定要使朝政充斥着虚心纳谏的风气。”他就是唐太宗,他的这段话代表了他的中国梦,最终也实现了。他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图景,他的功绩被写进了《贞观政要》和被誉为“二十四史之一”的
旧唐书与新唐书中。
同样具有中国梦的,还有孙中山先生,他的中国梦一直在发生着改变。广州起义前,他一直笃信变法可以救亡图存的信条。但广州起义的失败打醒了他,这次失败提醒他——变法救国、君主立宪在中国行不通,于是在1894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在1905年8月,他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于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正式解职。但不久后,袁世凯的复辟与他发起的“二次革命”和几次“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再度惊醒这次他迷茫了。但很快,五四运动使他看到了曙光,把他以前的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他这次提出来:“我要明确的反帝,我们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使中国尽快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他最后的梦想虽然失败了,但他从始至终都是一个革命者,一直在坚持着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邓小平曾经在九二南巡中说过一句发自肺腑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女,我深深爱着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也有我的中国梦,我时常看到钓鱼岛、黄岩岛等中国与其他国家产生争端的例子,我的中国梦就是:努力学习,在有生之年,争取为国家的某个领域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使中国走向国家统一、繁荣富强、国民具有高度环保意识的世界强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要走的路还有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