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知识题目 有关古诗的常识题

老铁们,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秦淮小知识题目和有关古诗的常识题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秦淮小知识题目以及有关古诗的常识题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古诗的常识题

1.古诗知识问答题

1、儿童相见不相识,().2、白发三千丈,().3、(),早有蜻蜓立上头.4、(),二月春风似剪刀.5、接天莲叶无穷碧,().6、(),欲饮琵琶马上催.7、柴门闻犬吠,().8、(),天下谁人不识君?9、(),孤帆一片日边来.10、(),只是近黄昏.11、昼出耘田夜绩麻,().12、野旷天低树,().13、(),明月何时照我还.14、日出江花红胜火,().15、停车坐爱枫林晚,().16、人有悲欢离合,().17、________日依山尽,_______河入海流.18、日暮_______山远,天寒_______屋贫.19、飞流直下_______尺,疑是银河落_______天.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开.答案:1.笑问客从何处来.2.缘愁似个长.3.小荷才露尖尖角,4.不知细叶谁裁出,5.映日荷花别样红.6.葡萄美酒夜光杯,7.风雪夜归人.8.莫愁前路无知己,9.两岸青山相对出,10.夕阳无尽好,11.村庄儿女各当家.12.江清月近人.13.春风又绿江南岸,14.春来江水绿如蓝.15.霜叶红于二月花.16.月有阴晴圆缺.17.白日;黄河18.苍;白19.三千;九20.梨花。

2.诗歌知识竞赛题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

爷爷高兴地笑了。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2)伤悲(3)忧伤 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3)似曾相识燕归来 1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2)曹丕(3)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1)阴山(2)边关(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

(1)花重绵阳城(2)花重锦州城(3)花重锦官城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1)《游园不值》(2)《春望》(3)《春夜喜雨》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2)李白(3)白居易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1)汉青(2)汗青(3)汗清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2)坐下(3)座位 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3)多少楼台烟雨中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2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1)春色(2)梨花(3)雪景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

(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 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3)《蜀相》 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词句。

(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2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1)红色(2)花(3)树叶 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2)天下(3)天涯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1)的《别董大》。(1)高适(2)岑参(3)王昌龄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2)李龟年(3)崔九 3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1)李煜、柳永(2)柳永、李清照(3)李煜、李商隐。

3.关于诗歌的知识题

1、诗经共有多少篇?2、《诗经采薇》中的“今我来思”中的“思”是什么意思?3、《春夜喜雨》中的哪一句诗是诗人想到的?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天净沙秋》哪一句使诗中的静景转为动景?6、《白桦》的作者是谁?7、你觉得古代诗与现代诗歌有哪些区别?8、《春夜喜雨》一诗中,“随风潜入夜”的“潜”是什么意思?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的“社林”是什么意思?10、《天净沙秋》中的“天净沙”是什么?11、请背诵一首友情诗。

12、填空:(),家祭无忘告乃翁。13、诗仙是谁?14、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1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1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哪句诗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17、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哪句诗?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1)天地(2)天下(3)天涯20、说出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

4.小学诗歌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1、具有下列称号的的诗人分别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杜甫。

3、在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中,让我们知道了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叫河豚。

4、“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佳句。

5、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是指重阳节节。

7、陆游写的《咏梅》这首词中,它的词牌名是:卜算子。

8、告诉我们要拥有更的知识,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七步诗》的作者是曹植,告诉人们不要手足相残的道理。

10、“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描写“岁寒三友”古诗分别是:《松树》、《竹石》、《梅花》。

二、请用你的金睛火眼,判断下面的题目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0分,每小题1分)

1、《渔歌子》是宋代诗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

2、“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树”。(*)

3、《送元二使西安》《鹿柴》《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单、寂寞”的意思。(*)

5、《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6、《如梦令》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

7、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

8、“初唐四杰”是指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洞庭湖。(*)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描写西湖的美景。(*)

三、请用你的细心,给下面的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小题2分)。

1、《山行》是描绘了( C)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B)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C)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D)。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B)。

A、花 B、风 C、竹 D、水

四、请用你的积累,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诗词。(70分,每小题2分)

(一)、直接把诗词补写完整。(10分,每小题2分)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二)、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花名、动物名或色彩名。(8分,每个空格1分)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三)、根据要求写诗词(各写一句)。(10分,每小题2分)

1、写冬天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写爱国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写黄河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写边塞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写思乡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诗歌知识竞赛题

1.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4.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谁?5.“烽火连三月”的后一句是什么?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7.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8.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9.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10.齐己称谁为自己的“一字师”?附答案1.词牌名2.李商隐3.名词4.李白、杜甫5.家书抵万金6.曹植7.两首8.苏轼、辛弃疾9.柳永10.郑谷一、读诗句,猜猜谜: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猜一建筑材料(石灰)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猜一动物(公鸡)二、请与古人对诗句。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7、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三、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米见点,无解)1、渭城朝雨?轻尘,()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四、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的3样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下略六、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遥望(汤河)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七、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一.名句联句。1、儿童相见不相识,()。

2、白发三千丈,()。3、(),早有蜻蜓立上头。

4、(),二月春风似剪刀。5、接天莲叶无穷碧,()。

6、(),欲饮琵琶马上催。7、柴门闻犬吠,()。

8、(),天下谁人不识君?9、(),孤帆一片日边来。10、(),只是近黄昏。

11、昼出耘田夜绩麻,()。12、野旷天低树,()。

13、(),明月何时照我还。14、日出江花红胜火,()。

15、停车坐爱枫林晚,()。16、人有悲欢离合,()。

二.按古诗内容填空。1.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等,正如()所写的《》:的,。

,。3.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

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三.请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野旷天低树苏轼《竹里馆》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明月来相照王维《宿建德江》桃花潭水深千尺刘禹锡《赠汪伦》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泊船瓜洲》同到牵牛织女家王昌龄《浪淘沙》水光潋滟晴方好孟浩然《出塞》迟日江山雨,春风花草香。

夏季诗仙杜甫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春季诗圣李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冬季诗鬼孟浩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秋季山水诗人李贺边塞诗人王昌龄四.古往今来,咏月的诗句真是多得数不胜数,有不少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能根据上下文,写出有关诗句吗?1.,江枫渔火对愁眠。

2.举头望明月,。3.,人约黄昏后。

4.,对影成三人。5秦时明月汉时关,。

6.,夜泊秦淮近酒家。写出其他的咏月的诗句吗?试试看。

1.。 2.。

五、按要求写诗句。(各写一句)(20分)1、写春景的:2、写夏景的:3、写秋景的:4、写冬景的:5、写梅花的:6、写兰花的:7、写竹子的:10、写爱国的:11、写思乡的:12、写送别的:13、写友情的:14、写长江的:15、写黄河的:16、写泰山的:17、写华山的:18、写庐山的:19、写黄山的:20、写边塞风光的:六、附加题(如果答完了上面的题,还有时间的话,就请你完成这。

6.关于古诗的知识5条

一、什么叫诗歌“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1〉《辞海》: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①节奏(或称节拍):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歇停顿上。△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歌可以没有严格的韵律,但必须有鲜明的节奏。

郭沫若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②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

《辞海》: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平仄:汉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声(现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消失)。

按现代汉语的四声(除轻生)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字在京剧念白中还有:街。平仄声的特点:平声:平缓悠长;仄声:短促急收。

利用文字的平仄,可以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唱歌时的拖腔都要落平声上才能延长,例:歌词“十五的月亮”中的“亮”,落在liang声上。

△押韵:指诗歌中某些句子末韵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调和谐优美。一般偶句押,首句可押可不押。

新诗有几句押一次韵或不押韵的。例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凉洲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反映生活①反映劳动生活:△古歌谣:断竹,续竹。

飞土,逐肉。△《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产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佚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②反映社会石壕吏新婚别△杜甫的《三史》潼关吏《三别》垂老别新安吏无家别△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兵东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经·硕鼠》③反映边塞生活△王昌龄《从军行》:(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白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哭,古人征战几人回。

④反映爱情生活:△《关雎》△《孔雀东南飞》△李季《王贵与李香香》⑤反映山水田园:△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句:“采局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荆扉。

雉腌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贺敬之《桂林山水歌》(3)抒发感情:别林斯基:“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

诗歌抒发感情是多方面的:喜、怒、哀、乐、惊、恐、思。例:①喜: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塞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②怒: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③哀:△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谈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瑛《一月的哀思》:敬爱的周总理,我不能去医院瞻仰你,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静静地,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任一月的风,撩起我的头发,任昏黄的路灯照着冰冷的泪滴……④闺怨妇思:△李清照《点降唇·闺思》:“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李清照《一剪梅·别愁》: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

诗歌知识竞赛题

1.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

4.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谁?

5.“烽火连三月”的后一句是什么?

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

7.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

8.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9.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10.齐己称谁为自己的“一字师”?

附答案

1.词牌名2.李商隐3.名词4.李白、杜甫5.家书抵万金6.曹植7.两首8.苏轼、辛弃疾9.柳永10.郑谷

一、读诗句,猜猜谜: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石灰)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猜一动物(公鸡)

二、请与古人对诗句。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7、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三、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米见点,无解)

1、渭城朝雨?轻尘,()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四、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的3样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以下略

六、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汤河)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七、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一.名句联句。

1、儿童相见不相识,()。

2、白发三千丈,()。

3、(),早有蜻蜓立上头。

4、(),二月春风似剪刀。

5、接天莲叶无穷碧,()。

6、(),欲饮琵琶马上催。

7、柴门闻犬吠,()。

8、(),天下谁人不识君?

9、(),孤帆一片日边来。

10、(),只是近黄昏。

11、昼出耘田夜绩麻,()。

12、野旷天低树,()。

13、(),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日出江花红胜火,()。

15、停车坐爱枫林晚,()。

16、人有悲欢离合,()。

二.按古诗内容填空。

1.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

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等,正如()所写的《》:的,。,。

3.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三.请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野旷天低树苏轼《竹里馆》

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

明月来相照王维《宿建德江》

桃花潭水深千尺刘禹锡《赠汪伦》

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泊船瓜洲》

同到牵牛织女家王昌龄《浪淘沙》

水光潋滟晴方好孟浩然《出塞》

迟日江山雨,春风花草香。夏季诗仙杜甫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春季诗圣李白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冬季诗鬼孟浩然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秋季山水诗人李贺

边塞诗人王昌龄

四.古往今来,咏月的诗句真是多得数不胜数,有不少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能根据上下文,写出有关诗句吗?

1.,江枫渔火对愁眠。

2.举头望明月,。

3.,人约黄昏后。

4.,对影成三人。

5秦时明月汉时关,。

6.,夜泊秦淮近酒家。

写出其他的咏月的诗句吗?试试看。

1.。 2.。

五、按要求写诗句。(各写一句)(20分)

1、写春景的:

2、写夏景的:

3、写秋景的:

4、写冬景的:

5、写梅花的:

6、写兰花的:

7、写竹子的:

10、写爱国的:

11、写思乡的:

12、写送别的:

13、写友情的:

14、写长江的:

15、写黄河的:

16、写泰山的:

17、写华山的:

18、写庐山的:

19、写黄山的:

20、写边塞风光的:

六、附加题(如果答完了上面的题,还有时间的话,就请你完成这些练习)

(一)古诗百花园:(填花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2·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二)古诗七彩园:(填色彩)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杏出墙来。

2·山外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总是春。

4·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三)古诗动物园:(填动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2·江上往来人,但爱美。

3·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4·两岸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先知。

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欲上时。

7·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8·牧童骑,歌声振林樾。

古诗词知识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________传统,列为“_________”之一。

2、《》《》《》《》合称为儒家“四书”;《》《》《》《》《》合称为“五经”。

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著作,相传为所作,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

4、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是学派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5、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6、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位________诗人,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__________,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___________诗歌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_________”,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7、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汉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__________》合称“乐府双璧”。

9、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初唐四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成就最高,代表作有《___________》。

11、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与孟浩然同为盛唐_____________诗派代表,其作品被________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2、李白,字太白,别号______________,人称“_________”。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诗结集为《李太白集》,代表了_________主义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3、杜甫,字子美,自称____________,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________”。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诗代表了________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_________”。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倡导的__________________。

14、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中唐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唐宋八大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乐章集》传世。大量创制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17、李清照,号____________。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作家,宋代______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18、苏轼,字子瞻,号_______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为文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与韩愈并誉为“____________”。并开创了_______词派。

19、辛弃疾,字幼安,号_______,与苏轼并称“_________”。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宋词中成就卓异者,继承并发展了_________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小学生历史题目

1.一道简单的历史题

倔强的人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正在列宁的主持下举行重要会议。

到会的有俄国各省、市的代表。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生产。

代表之一,彼得罗夫—索罗金同志在发言。彼得罗夫—索罗金发言时,不时斜着眼看一看列宁。

看列宁是否注意听他讲。突然,他看到:列宁从一叠公文中抽出几份文件,放在自己前面,就埋头阅读起来。

彼得罗夫—索罗金停下来,不讲了。列宁不听他发言使他觉得很难过。

他停了下来,可列宁突然说:说下去,同志,说下去。你说:‘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

我省还存在着许多各种各样的缺点。’那么,你省有哪些缺点?你们遇到了哪些因难?彼得罗夫—索罗金吃了一惊。

列宁竟一字不差地重复了他的话。他继续发言。

讲了缺点,说了困难。一面发言,一面又不时看看列宁。

列宁在听。过了一分钟,两分钟,彼得罗夫—索罗金看见:列宁伸手拿了一张白纸,放在前面,开始在纸上迅速地写什么东西。

“现在嘛,”彼得罗夫—索罗金明白了,“列宁当然不在听我的发言了。他是那么聚精会神地写东西。”

发言者又停了下来,造成了间歇。列宁离开了纸,转身对彼得罗夫—索罗金说:“说下去,说下去。

你说:‘最使我们不安的问题是整顿交通工作。邻省的同志刁难我们。

’那么他们在哪方面刁难你们?是哪些省?”这一次彼得罗夫—索罗金完全惊呆了。甚至一时讲不出话来。

老是吃惊地看着主席台,看着列宁。“说下去。”

列宁说。彼得罗夫—索罗金继续发言。

可他情不自禁地又看了看列宁。看见秘书走到列宁身边,向他低声说了些什么。

列宁回答了。秘书又提出了什么问题。

列宁又做回答。彼得罗夫—索罗金看得清清楚楚:列宁总不能同时既回答秘书的问题,又听他发言。

他又来了一次停顿。“说下去,说下去,”列宁向他挥着手,“说下去,你说:‘我们对人民委员会有一个请求。

’那么,是什么请求?”彼得罗夫—索罗金“啊”了一声,整个会议厅都几乎听得见。完全正确,他刚才在讲台上讲的正是这几句话。

彼得罗夫一索罗金结束了自己的发言。他对列宁的惊人才能赞叹不已。

休息时他在会议厅里走来走去:“真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对这个讲,又对那个讲。不过大家不知为什么都以责备的眼光看着彼得罗夫—索罗金。

大家都知道列宁的惊人才能,知道他能够同时集中注意力于两、三件事,知道列宁各种各样的事很多,每一分钟他都很珍惜。可是碰上了这么一个彼得罗夫—索罗金,在发言时竟3次打断了列宁的工作。

同志们对彼得罗夫—索罗金说,他妨碍了列宁的工作。彼得罗夫—索罗金很难受。

他想立刻跑去向列宁道歉。才走了一步,抬起眼来,看见列宁正在会议厅里走过来。

列宁也看见了彼得罗夫—索罗金。他走近来。

“好样的,讲得好。”列宁对彼得罗夫—索罗金说。

甚至于对他3次打断他工作也加以夸奖:“我看,你是个倔强的人。”彼得罗夫—索罗金不好意思,脸都红了。

他觉得,列宁待人非常温和体贴。钮扣有一次,列宁发现人民委员会一个工作人员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颗钮扣。

列宁看到了,没有出声,走了过去。碰巧第二天列宁又遇见了这位同志。

一看,他上衣口袋上还是没有钮扣。到第三天也还是没有。

只是到了第四天列宁才看到钮扣缝上了。“总算缝上了。”

列宁很高兴。甚至连情绪都不知道为什么提高了。

那时是国内粮食特别困难的时候,城市和工人区都缺少粮食。农村有粮食,但是农村里的有钱人——富农把粮食藏起来了。

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往国内各地派出了粮食征集队。那位人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就是列宁想说他掉了钮扣的那一位,也被推举担任一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

列宁犹豫不决。人们对列宁说:“他是个能干的人。”

“是个有功之人。”“是个勤勉可靠的人。”

列宁想要提钮扣的事,但没有出声。那位工作人员带了粮食征集队出发了。

过了一段时间,列宁接到报告。报告如此这般地说,那位工作人员不胜任工作,他不能保证弄到粮食。

不但如此,富农还把粮食征集队收集的粮食给烧了。“可是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人们向列宁报告说,“他没有预先提防,漫不经心,没有及时把粮食可靠地保护起来。”

也有一些人庇护这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列宁同志,这是偶然事故。”列宁听着,他自己则在一张纸上画着什么东西。

别人颇感兴趣:列宁在那里画什么?往纸上一看,只见纸上画着一颗钮扣。

2.是个小学生的历史练习题

你好!对联练习题有: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

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

例如:“石头城”对“燕子叽”、“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在下面的横线上。答:“乌龙潭”对________(答案:白马湖)“莫愁湖”对________(答案:无想寺)“总统府”对__________(答案:状元楼)2.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

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下联:(答案:乡音无改倍思亲)3.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答案:秋山人似画中游)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3.几道历史题1.有一天,张明拿一枚圆形方孔铜钱,上面还铸有康熙通

回答第1题张明李峰王强说的对赵红说的不对理由:康熙是清朝时的人,康熙通??当然也是清朝清朝时候的钱;字典上宝的繁写体就是??;文物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包括钱币.这个是生锈了,但它还有一定的价值,是文物,有研究价值;回答第2题男生的回答错,雅克萨的归属不能只凭沙俄一方说了算,而后来《尼布楚条约》规定属中国。

女生的回答正确。回答第3题: 1当时都城不是洛阳,是东京。

2北宋时四川地区用铁钱。 3绍兴是南宋的年号,北宋在前,南宋在后,北宋不可能有南宋的书。

4北宋中期还没有发生靖康之耻,靖康之变是北宋灭亡的标志。

4.小学历史题

唐太宗的名字叫(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在他统治时期,使唐朝成为我国历代王朝中最为(强盛)的一代.

吐蕃族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初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族首领(松赞干布),从而发展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成吉思汗的名字叫(铁木真),是一位(蒙古)族部落首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统一了全中国.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明)朝后期,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了台湾.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5.小学语文卷上的几道题1.根据成语典故,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历史人物的

根据成语典故,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历史人物的名字 1。(勾践)卧薪尝胆 2。

(刘备)三顾茅庐 3。(车胤、孙康)囊萤映雪 4。

(匡衡)凿壁偷光 5。(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6。

(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 2题。下列诗句描写的名胜分别是: 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 2。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第三题。

你知道描写下列节日的诗句吗? 1。正月初一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2。九月初九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四月初五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七月初七七夕(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 5。正月十五元宵节(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文章分享结束,秦淮小知识题目和有关古诗的常识题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