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擅自转让抵押物,性质如何


在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过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此时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这是抵押人应尽的义务。
法律分析
已经登记的不动产、动产抵押权不仅有效且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不容否认。但是,这并不能得出未经债权人同意的抵押物转让行为当然无效的结论。只有那些已经损害债权人优先受偿权的擅握睁自转让行为,经债权人主张且经过法院判决认定无效的,方为无效。在抵押期间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即使抵押权人的债权没有受到债务人清偿或受让人代为清偿,抵押权依然存在于已经被转让的抵押物上,抵押权仍然可以担保债段皮岁权。抵押权是担保物权,是以物的交换价值来保证所担保债权的实现。在抵押期间,抵押物的所有权虽然被转让,但抵押权并不会因为所有权的变更而消灭。因为抵押权作为担保物权,具有一般物权对世权的特征。综上,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合同并不是无效的合同,抵押物所有权的变更不会导致抵押权的消灭,抵押权继续存在于转让后的抵押物上,依然握慎能够保证债权的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根据《物权拿圆法》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除法律规定无效的合同外,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也就是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将抵押物转让给他所签订的合同,自抵押人和受让人签订之日起生效。

合同生效裂扰和受让人是否一定能取得抵押物又是两个关系:
1. 受让人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财产已抵押,其取得财产的行为有效;肆敏旦
2. 如果受让人明知道是抵押物得,如果该行为损害了抵押权人的利益,则抵押权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转让行为。

不过,上述分析的仅限于没有登记的抵押,有登记的抵押,受让人在受让的时候就知道有抵押权的存在,他们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
根据《物权法》规行衡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上魔窟规定,只是对不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进行了规定,而没有涉及到转让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
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除法律规定无效的合同外,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也就是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颂信将抵押物转让给他所签订的合同,自抵押人和受让人签订之日起生效。

合同生效和受让人是否一定能取得抵押物又是两个关系:
1. 受让人属于善意的(也就是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财产已抵押),其取得财产的行为有效;
2. 如果受让人明知道是抵押物得,如果该行为损害了抵押权人的利益,则抵押权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转让行为。

对于抵押人来讲,如果转让抵押物给抵押权人造成了损失,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析主要针对未办理抵押野带轮登记的财产,而已经办理抵押登记的财产(主要是房产),是不可能交易成功的。
该转让行为无效,抵押权人可以要求确定该转让行为无效。